美章网 资料文库 救助福利范文

救助福利范文

救助福利

救助福利范文第1篇

关键词:BIM;建筑信息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施工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1]。其涵盖了关于几何学、空间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但可以有效展示出整个建筑从设计、施工、完成、运营等的全部生命周期,同时还能将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系统有效呈现出来。相对于传统电脑辅助设计出来的矢量图纸,由BIM设计出来的建筑信息模型则更能多图、立体展示,使整个建筑物的设计实现数字化、精确化。BIM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五大特点[2]。

1BIM技术存在的特点

1.1可视化

可视化是整个BIM技术应用的最大亮点。对于建筑施工产业来说,实现可视化不仅能够使施工设计人员看到“立体图纸”,将以往的二维线条立体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免除了传统“想象图纸”造成的误差。另外,因为BIM的可视化特点,整个项目的设计、建造、运营过程中的沟通、讨论、决策、运营等都能在可视状态下进行。

1.2协调性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行业的协调管理能力都较差,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工作都存在问题,施工过程中常常发生扯皮、沟通不畅等问题,影响施工效率,且不能有效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而BIM技术的协调作用则可以有效除了这些问题,所有工程建造过程中,可以通过BIM建筑信息模型进行协调,各部门通过协调数据进行工作的沟通和解决,不但能有效提高沟通工作效率,同时还能解决各部门的碰撞问题,实现工程的高效运行、管理。

1.3模拟性

模拟性也是BIM技术的一大优势,BIM技术所具备的模拟性不但可以模拟出设计出的建筑模型,同时还能将建筑模型应用到虚拟世界,模拟真实世界中不容易操作的事物和程序[3]。比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紧急疏散通道、模拟日照模式、模拟逃生过程等,这些模型功能都能在低成本下进行,不但能节约其实现成本,同时还能通过模拟来优化确定更合理的施工方案。

1.4优化性

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设计、施工、运营等优化的过程,而采用BIM技术进行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能更加简便、快捷的进行优化。通常情况下,优化的内容包括信息内容优化、程序复杂优化和建筑时间优化。在BIM技术系统中各项几何信息、物理信息等都实际存在,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进行优化操作。对于过于复杂的程序和信息,在BIM技术的帮助下,也不需要人员进行干预和优化,BIM技术都可以轻松实现。

1.5可出图性

相比起以往的2D图纸,BIM系统下的图纸不但可以展示出建筑外部,同时还可以具体展示各项内部构件及相互位置关系等等。通过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以后,可以帮助设计人员设计出更加完善、科学、合理的施工图纸。

2BIM在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1优化交互设计

传统的CAD制图模式,设计出的是平面2D图纸,对于一些特殊部件的构造和设计,不能立体展现出来,而采用BIM技术进行数字化建筑模型设计,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根据需要添加各项数据和内容,丰富建筑结构本身。并且,设计者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模式进行各部件交互活动,进行建筑的虚拟构建,使制图更加生动、形象、直观,这些方法都使得后期管理、施工方面更加简便。

2.2实现工程数据与构建模型的高度集成

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可以形成3D与2D结合的图纸,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需求,定义建筑构件在不同视图下呈现不同表现。并且,这些不同的表现是可以被人为调整的。例如,在设计建筑开关门的方向时,可以通过计算机数据进行调整,使三维模型也发生相应的调整,从而保持设计与施工的一致性。在整个BIM设计出的建筑模型中,工程数据与构件模型是高度集成的,而传统的2D图纸只是BIM模型的“副产品”[4]。

2.3使模型修改高度智能化与自动化

参数模型是BIM技术的一大核心科技,通过参数模型,可以将设计模型与行为模型有效集成整体,而整个项目文件又是一个集成的数据库,因此,所有的内容都可以准确实现关联。与传统的2D制图相比,BIM产生的信息则更加全面、协调性好、一致性高,能帮助设计师得到高质量、协调一致、可靠的模型成果,从而帮助管理、沟通,大大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减少了图纸的出错率,大大节约了前期设计成本。

2.4支持整个工程管理过程

BIM技术的确立是为了在建筑生命有效周期内,提供面向不同应用及阶段,高度集成化的工程数据模型[5]。目的是在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从工程的计划、设计、施工到管理、运营,BIM系统都可以从始至终的进行贯穿的操控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各个条件创建不同的BIM模型,这些模型被设计人员创建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给其他部门,达到告知的目的,各个部门则可以根据系统发出的指令按计划进行施工建设,使整个建筑建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得到贯彻、统一,从而提高了各方面工作效率。

3结语

社会发展,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基于BIM的计算机辅助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与施工管理中,不但能有效提高建筑设计效果,优化设计流程和建筑流程,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效率,使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控制和管理,真正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作为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要充分认识到BIM技术的各项优点,掌握BIM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思路,在工作中,积极进行尝试和创新,将新型技术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从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价值,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桦.建筑设计行业前沿技术之一:基于BIM技术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设计管理,2014,(1):72-73.

[2]李志刚.BIM在我国建筑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中的应用与展望[J].城市建筑,2013,(22):31-32.

[3]张建平,李丁,林佳瑞,等.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16):17-18.

救助福利范文第2篇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医疗救助的优抚对象是指具有**县常住户口、持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领取证》,享受国家抚恤补助待遇、不享受城市医疗保障的在乡重点优抚对象:

(一)在乡西路红军老战士;

(二)在乡老复员军人;

(三)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四)在乡残疾军人;

(五)在乡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第二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切实解决优抚对象医疗困难问题,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及区、市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工作,是加强国防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地方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第三章医疗救助的原则

第三条为了保证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常规疾病医疗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相结合,以常规性疾病医疗救助为主的原则。

(二)坚持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广覆盖、低标准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标准的原则。

(四)坚持突出重点和量力而行的原则。

(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六)坚持医疗救助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章医疗救助标准

第五条在乡一级至六级残疾军人和西路红军老战士医疗救助符合规定的门诊费和住院费用实报实销。

第六条在乡的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因大病、重病住院治疗,本人全年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在500元以上(含500元),可申请医疗救助。医疗救助的标准如下:

(一)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的80%标准予以救助;

(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的70%标准予以救助;

(三)抗美援朝时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的60%标准予以救助;

(四)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七级到十级残疾军人、参战人员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费用的50%标准予以救助。

第七条医疗救助的最高额度每人年度累计不超过10000元。救助对象身份类别重叠的,按最高类别标准实施救助。

第八条凡没有住院治疗的重点优抚对象,在一年中在乡(镇)卫生院和其它医院门诊看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可凭门诊正式医疗费单据,可救助200-300元。

第九条在指定医院以外就诊(有转院证明除外)及因违法违纪、打架斗殴、酗酒、交通肇事、吸毒、自杀、自残等因自身原因造成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或安装假肢、器官移值、镶牙、整容、矫形、配镜及购买保健、滋补、营养品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列入救助范围。

第五章医疗救助资金的申请、审核和核销

第十条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救助对象申请医疗救助时,由本人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持定点医院诊断证明、正式医疗收费单据和相应的治疗处方清单及《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领取证》,到乡(镇)填写《**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申请表》,经乡(镇)审查报民政部门审核审批。对符合条件的,直接由民政部门负责办理领款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注明原因,逐级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符合救助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应在医疗终结一个月内提出救助申请,未及时提出救助申请的不予受理。

第六章使用与管理

第十二条医疗救助资金由民政部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民政部门是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的主管部门。财政、审计、卫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第十四条民政部门和乡(镇)都要建立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次一案,有据可查,县人民医院为全县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医疗救助的医疗定点医院。

第十五条定点医院要严格执行医疗救助的相关规定,按规定为救助人员提供相应的医疗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清单,严禁弄虚作假,如违反规定取消定点医疗资格。

第十六条救助对象要如实提供相关证明和材料,对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民政部门将如数追回,并取消其医疗救助待遇;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救助福利范文第3篇

第二条为了保证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工作的正常进行,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常规疾病医疗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相结合,以常规性疾病医疗救助为主的原则。

(二)坚持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与农村合作医疗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广覆盖、低标准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标准的原则。

(四)坚持突出重点和量力而行的原则。

(五)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六)坚持医疗救助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三章医疗救助的对象

第四条本细则所称医疗救助的优抚对象是指具有**县常住户口、持有《****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领取证》,享受国家抚恤补助待遇、不享受城市医疗保障的在乡重点优抚对象:

(一)在乡西路红军老战士;

(二)在乡老复员军人;

(三)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

(四)在乡残疾军人;

(五)在乡带病回乡退伍军人。

第四章医疗救助标准

第五条在乡一级至六级残疾军人和西路红军老战士医疗救助符合规定的门诊费和住院费用实报实销。

第六条在乡的其他重点优抚对象因大病、重病住院治疗,本人全年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在×××元以上(含×××元),可申请医疗救助。医疗救助的标准如下:

(一)抗日战争时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的×××标准予以救助;

(二)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的×××标准予以救助;

(三)抗美援朝时期入伍的在乡老复员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的×××标准予以救助;

(四)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七级到十级残疾军人、参战人员和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按照本人住院治疗时发生的费用的×××标准予以救助。

第七条医疗救助的最高额度每人年度累计不超过1000×××元。救助对象身份类别重叠的,按最高类别标准实施救助。

第八条凡没有住院治疗的重点优抚对象,在一年中在乡(镇)卫生院和其它医院门诊看病发生的医疗费用,可凭门诊正式医疗费单据,可救助200-×××元。

第九条在指定医院以外就诊(有转院证明除外)及因违法违纪、打架斗殴、酗酒、交通肇事、吸毒、自杀、自残等因自身原因造成住院治疗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或安装假肢、器官移值、镶牙、整容、矫形、配镜及购买保健、滋补、营养品等发生的医疗费用,不列入救助范围。

第五章医疗救助资金的申请、审核和核销

第十条医疗救助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救助对象申请医疗救助时,由本人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持定点医院诊断证明、正式医疗收费单据和相应的治疗处方清单及《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领取证》,到乡(镇)填写《**县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申请表》,经乡(镇)审查报民政部门审核审批。对符合条件的,直接由民政部门负责办理领款手续。对不符合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注明原因,逐级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符合救助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应在医疗终结一个月内提出救助申请,未及时提出救助申请的不予受理。

第六章使用与管理

第十二条医疗救助资金由民政部门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民政部门是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的主管部门。财政、审计、卫生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共同抓好落实。

第十四条民政部门和乡(镇)都要建立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档案,做到一户一档,一次一案,有据可查,县人民医院为全县重点优抚对象享受医疗救助的医疗定点医院。

第十五条定点医院要严格执行医疗救助的相关规定,按规定为救助人员提供相应的医疗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清单,严禁弄虚作假,如违反规定取消定点医疗资格。

第十六条救助对象要如实提供相关证明和材料,对骗取医疗救助资金的,民政部门将如数追回,并取消其医疗救助待遇;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第七章附则

救助福利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多媒体设备;辅助

教学多媒体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这个平台设立可以完全以往的物理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物理教学当中,该项技术以及设备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严重的制约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老师们需要不断的优化自身的物理教学方式,从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中挖掘出有用的地方,然后让其和多媒体结合在一起,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多媒体进行物理教学,是我国物理教学史上的重大突破点。需要对影响多媒体教学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初中物理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优势

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应用在一定程度来说,具有辅助的作用,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进行知识的学习以及积累,让整个物理知识内容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

(一)构建物理教学环境

一个教学环境的建立,对学生们学习的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依据物理知识的教学内容,播放一些相关的画面,对相关的物理实验进行演示,让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其实践的内容,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度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物理教学的课堂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1]。

(二)凸现物理过程,启迪学生思维

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动为静,变不可见为可见,把运动过程分解或变换展示,使难以捕捉的瞬间现象延迟或重复出现,使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行动过程,辅助逻辑思维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来学习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动画课件,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弹性碰撞的物体,从接触、挤压、形变、产生弹力、然后分离的全过程[2]。

(三)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优化教学过程,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多媒体在习题练方面也很优越,如在新课讲解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和在习题课上进行知识的巩固复习,运用多媒体既方便又省时。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

(一)设疑激趣

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多种媒体手段,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选择既贴近生活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事例,以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且有利于学生内心体验的表现手法向学生展示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知与不知的矛盾,感到自己知识锁链上的脱节,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这个环节应注意所创设的问题情景应既符合认知客体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同时也应符合认知主体的认知水平。此外,应能使学生心理亢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求知欲转化为学习的动力[3]。

(二)讨论探索

通过进一步挖掘以多媒体技术所具有的深化问题情景的表现手法,多视角地为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创设可供引发思维的探索问题的情景。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选用“教师指导、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科学猜想,以整理出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思路。这个环节应注意所创设的多视角探索问题情景,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具有发散性特征的思维过程提供保障。对探索思路讨论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应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应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

(三)探究发现

在前面讨论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创设的学习情景,通过分析、判断等思维过程,形成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初步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种媒体手段(如计算机对多种媒体信息的展示、计算机的网上搜索、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实物展示等),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合理正确的物理表象,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理解,进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这一环节应贯彻重过程和重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观念、科学品质,体会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四)意义建构

利用所创设的有利于意义建构的学习情景,针对在探究过程中已初步确立起来的对所研究客体物理表象的认识,再次通过建立在协作、交流基础上的理性思维,对所研究的物理现象,通过归纳、演绎、比较、抽象等思维方式,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结构。这一环节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高超的编辑和再现功能,依据研究客体所具有的主要特征,通过对相关媒体信息进行微观过程宏观化、宏观场景缩微化、瞬变过程定格化等处理,创设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究基础上的、有利于意义建构的良好学习情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对感知的物理现象,经过科学的抽象,形成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

三、结语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给物理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对此,我国更需要加大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力度,不断的努力将其及时融入到物理教学的课堂当中,通过多媒体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播放,让学生们可以深入的感受到其相关的知识,从而加深该知识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要科学的管理并控制好这项技术,老师可以适当的对教材进行编制,整理好教学内容,让二者可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多媒体进行知识的延伸,解决好物理教学当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丽.多媒体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石娜娜.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D].河南大学,2013.

救助福利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为实现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实行精准健康扶贫,进一步规范我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以下简称卫生基金)管理,确保卫生基金的合理筹集和有效使用,根据《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医疗保障局、省扶贫开发局关于修订印发<省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财规﹝2019﹞20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卫生基金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益性、救助性资金,用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享有现有医疗保障政策之后,仍面临与看病就医直接相关的特殊困难救助,避免因经济原因导致农村贫困患者出现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第三条卫生基金使用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开放筹资、应助尽助、差别救助、公开透明、安全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基金设立和筹集

第四条设立“市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由卫健局开设“市区卫生健康局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第五条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规模不低于300万元,基金当年结余,滚存次年使用。当基金余额低于50万元或不能满足救助需求时应启动限时补充机制及时补充。

第六条区财政局、卫生健康局是卫生扶贫基金筹集主体,筹集渠道主要包括:

(一)各级财政补助,区财政预算安排。

(二)社会捐赠资金。

(三)对口支援资金。

(四)基金收益和其他合规资金。

第七条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的利息收入计入基金收入,统筹用于卫生扶贫救助。在确保基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资金存放管理的指导意见》(财库﹝2017﹞76号)相关规定,卫生扶贫基金可以开展保值增值,与开户银行协商将基金账户结余资金转为定期存款、协定存款、通知存款,合理确定存款组合和期限结构。

第三章基金救助范围

第八条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救助对象、内容、标准和流程:

(一)救助对象。卫生基金救助对象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认定的动态调整后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享受现有医疗保障政策后,个人支付医疗费用仍然超过控费目标要求的贫困患者。

(二)救助内容。主要是对区域内住院费用和未纳入报销范围的慢性病等门诊费用、按规定异地就医的住院费用实施救助。

(三)救助标准。按照“大病多得救助、小病适当救助”,重点向重大疾病贫困患者倾斜的原则,贫困患者根据家庭困难程度、个人无力负担医药费用的实际情况,主动提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申请。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按以下标准给予救助:

1.区域内就医。贫困户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和未纳入报销范围的慢性病等门诊费用,医疗机构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等渠道“一站式”报销救助后,个人自付10%后仍较困难,由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给予救助,10000元以内(含10000元)的,据实申报。救助资金突破10000元的,须经区人民政府批准。

2.区域外就医。贫困户在异地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住院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等渠道救助后仍存在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风险的,经各乡镇人民政府进行核查,出具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风险证明。贫困患者先行自付10%,剩余自付费用超过500元的,由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给予救助,双向转诊到区外的按自付10%后剩余费用的60%进行救助,未办理转诊手续的按自付10%后剩余费用的40%进行救助,一般控制在10000元,封顶30000元。救助资金10000元以内按程序申报,特殊情况突破10000元的须经区人民政府批准。

(四)救助流程。贫困人口看病就医先落实医疗卫生“十免四补助”政策。在此基础上,贫困患者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卫生扶贫基金救助”的流程进行报销(救助)。

1.基本医保。门诊和住院费用按照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疗基本医保报销政策,对政策范围内费用予以报销。

2.大病保险。经基本医保报销后,对个人承担政策范围内超过大病保险起付线的住院费用,再按照我区城乡居民、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报销政策分段按比例报销。

3.倾斜支付。在县域内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对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后的剩余部分按规定实施倾斜支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是指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的医疗费用,包括起付线和目录内个人自付部分。

4.医疗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政策目录范围内住院费用按规定给予城乡医疗救助。其中:已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医疗机构,患者出院时只需结清个人应承担部分;未开展“一站式”即时结算的医疗机构,患者应在出院后按规定凭合规医疗费用的有效凭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医疗救助,救助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

5.基金救助。对经上述渠道报销(救助)后个人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患者,再由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给予救助。确保通过以上流程进行报销(救助)后,贫困患者在区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费用个人负担额控制在费用总额的10%以内。对特殊困难的贫困患者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确保不因病返贫。

(五)救助限制条件。基金不得用于下列情况产生的医疗费用:1.不能提供有效票据或原始证明的,提供虚假证明和涂改、伪造原始单据的;2.自身违法犯罪、自杀、自残、打架斗殴、吸毒、酗酒和等引发的伤害;3.交通肇事、医疗事故、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应由第三方承担赔偿责任的;4.各种美容、变性、镶牙等非疾病治疗的;5.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其他的情形。

第四章救助程序及需提供资料

第九条区内医疗机构实行“一站式”结算,相关费用由医疗机构垫付后向区卫健局申报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异地就医的由各乡镇人民政府收集汇总后向区卫健局申报卫生扶贫救助基金。

卫生扶贫救助基金应当经过“本人申请→审核→公示→发放”的基本管理程序。

(一)本人申请:

在区内住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一般通过“一站式”

结算,贫困户只需结清个人承担医疗总费用的10%部分,救助基金由就医机构垫付并申报;异地就医及事后救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患者,在所在乡镇政府领取申请表,填写相关信息,提供相关资料。

(二)审核:

1.村级初审:贫困患者将申请表和身份证、户口簿交由所在地村委会(社区)初审,重点核实患者的家庭实际困难情况。

2.复审:村委会(社区)初审后,区内就医的贫困患者将申请表交就医医疗机构复审;区外就医的贫困患者将申请表交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主要核实患者在医保基金、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渠道享受各种医疗补助(救助)情况。

3.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审核:各乡镇人民政府或区内医疗机构复审后,将申请表统一报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审核患者是否属于建卡贫困人员。

4.区卫健局审核:对建卡贫困户申报补助进行审定。

(三)公示:区卫健局对审定的救助情况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救助对象姓名、家庭住址、患病情况、医疗费用、救助金额等信息。

(四)发放:开展“一站式”结算的各医疗机构垫付的资金,由区卫健局从专户拨付到各医疗机构账户;异地就医及事后救助的,发放到个人社会保障卡,按照社会保障“一卡通”相关规定执行。符合申报条件的,从收齐申报材料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发放到救助对象。

第十条凡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人员,符合救助条件的,均可提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1.填写区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申报表;

2.申请人社会保障卡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注明开户银行、户名、账号(仅区外就医贫困患者提供);

3.申请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4.贫困户手册中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表复印件;

5.医保机构和保险承保单位已报销费用的审批表或相关证明(需证明单位盖鲜章);

6.其他资料。如:已享受相关部门医疗救助的救助证明,其他救助、保险或赔偿相关证明。

第五章基金管理

第十一条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由区卫健局单独开设账户,不得和其他账户混用。

第十二条区财政局负责牵头组建卫生基金、安排财政资金、监管卫生基金使用等相关工作;区卫健局作为卫生基金的经办管理机构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履行区域内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监管职责;区医保局负责基本医保(含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支付)、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落实工作;区扶贫开发服务中心负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确认工作。

第十三条区卫健局等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利用现场推进会、电视、政府网站、手机信息、村级广播、村务公开栏和自媒体等方式,持续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建立信息公开制,把基金的管理、使用全程向群众公开,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四条建立按季统计和年总结制度。区卫健局、财政局在每季度5日前,向市卫健委、财政局报送上季度卫生基金统计报表。

第十五条卫生基金不得用于购买投资理财产品;不得平均分配发放给贫困患者;不得用于生活救助;不得用于补充基本医保基金;不得将卫生基金“建而不用”或“分光用尽”;不得将卫生基金作为其他卫生扶贫政策的资金来源;不得用于改善办公条件、购置车辆;不得用于发放人员工作补贴、弥补单位公用经费等。

第六章监督考核

第十六条区财政局加强卫生管理的跟踪监督,对违反规定使用卫生基金的行为,一经查实,按照《预算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七条卫生基金管理使用情况作为扶贫专项工作考核重点内容,上级将对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考核结果纳入对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脱贫攻坚工作考核体系中的财政考核指标内。各乡镇、部门要加强基金的政策宣传、规范基金的使用管理及监督,提高基金运行绩效,进一步实现精准扶贫。

第七章附则

救助福利范文第6篇

摘要:

捷联惯导系统在系泊条件下的初始对准是海洋重力辅助导航实用化的关键问题之一,本质上属于三轴姿态确定问题。基于惯性凝固假设,构建了船载捷联惯导系泊对准模型,研究了传统三轴姿态确定双矢量算法。对双矢量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矢量和三轴姿态确定的系泊对准算法,该算法利用两个观测矢量的误差标准差构建加权系数,生成了精度更高的基准矢量,从而提高系泊对准的精度,并且该算法只需进行一次三轴姿态解算,保持了计算量小、耗时短的特点。数值仿真和船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系泊对准算法在保证初始对准快速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对准精度,两个水平姿态角误差小于4′,航向角误差在10′左右,满足海洋重力辅助导航系统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捷联惯导;重力;系泊对准;三轴姿态确定

惯性导航是海上运载体最主要的导航方式之一,具有不依赖外界信息、隐蔽性好、抗辐射性强、全天候等优点,是完全自主的导航。由于惯性传感器的精度约束,惯导系统必须借助于其他导航方式的辅助才能长时间使用。重力辅助导航是利用重力特征传感器测量的重力异常信息或重力梯度信息,与重力场特征图匹配来修正惯导误差的方法,保证了导航的无源性、抗干扰和长航时,脱离了GPS的限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1-2]。捷联惯导系统在系泊条件下的初始对准是海洋重力辅助导航实用化的一个关键问题,本质上属于三轴姿态确定。TRIAD算法是通过两个不相交向量在两个坐标系中的已知坐标来确定姿态矩阵,即双矢量定姿。在静基座条件下,通常利用加速度计和陀螺仪测量的地球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作为双矢量。而当载体处于系泊状态时,由于摇摆运动的干扰,该方法不再适用。文献[3-5]引入惯性凝固假设,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加速度的对准方法,隔离了载体的摇摆运动,进而应用TRIAD算法来实现系泊对准。本文构建了捷联惯导系泊对准的模型,研究了基于传统TRIAD的系泊对准算法。为了提高系泊对准的精度,对TRIAD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矢量和的TRIAD算法,该算法利用两个观测矢量的误差标准差构建加权系数,构造新的基准矢量,从而提高基准矢量的精度。通过数值仿真和船载试验对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加权矢量和的系泊对准算法在保证计算快速性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对准精度。

1捷联惯导系泊对准模型的构建

1.1坐标系描述1)地心惯性坐标系(i):原点位于地球中心,oxi、oyi轴在赤道平面内,oxi轴指向春分点,ozi轴指向地球极轴;2)地球坐标系(e):原点位于地球中心,oxe轴通过零子午线,oze轴指向地球极轴;3)导航坐标系(n):原点位于载体重心,oxn轴指向东(E),oyn轴指向北(N),ozn轴指向天顶(U);4)载体坐标系(b):原点位于载体重心,oxb轴指向载体横轴方向,oyb轴指向载体纵轴方向,ozb轴指向载体竖轴方向;5)载体惯性坐标系(b0):在初始对准的起始时刻将载体坐标系b经惯性凝固后的坐标系。

1.2系泊对准模型根据姿态矩阵的链式法则,任意时刻载体的姿态矩阵可由下式确定[3-6]。

2双矢量定姿算法

2.1基于TRIAD的系泊对准算法已知参考坐标系下两条非平行单位矢量为W1和W2,它们在本体坐标系下对应的单位矢量为V1和V2。以(W1,V1)为基准矢量,分别在参考坐标系和本体坐标系中构建两组符合右手准则的正交坐标系,两组正交坐标系中各坐标轴的单位矢量分别为[7-11]

2.2基于加权矢量和TRIAD的系泊对准算法根据TRIAD算法的原理,提高基准矢量的精度便可提高姿态矩阵解算的精度。

3数值仿真研究

给定参考坐标系下两矢量W1和W2,以及参考坐标系和本体坐标系之间的姿态矩阵真值A,假设:假设22120.0001,分别采用TRIAD算法和加权矢量和TRIAD算法进行10000次蒙特卡洛仿真,将每250次计算结果进行一次平均作为一个测量结果,共得到40个测量结果,绘制姿态误差曲线如图1所示。2)两传感器非等精度情况假设210.0001,220.0008,重复上述计算过程,绘制姿态误差曲线如图2所示。由图1和图2可知,加权矢量和TRIAD算法明显提高了姿态解算的精度。仿真中选取若干不同的参考矢量和姿态矩阵真值,以及改变两观测传感器的精度,能得到多组仿真结果。精度比较情况与上述相仿,限于篇幅不再列出。加权矢量和TRIAD算法较之传统的TRIAD算法同样只需进行一次TRIAD解算,保持了计算量小、耗时短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进行系泊对准。

4船载试验结果

为了验证基于加权矢量和TRIAD系泊对准算法的工程实用性,于2015年6月在山东青岛进行了4次激光捷联惯导系统船载试验。其中:激光陀螺仪精度为0.01(°)/h,加速度计精度为1×105g;系泊对准时间设置为120s,其中,t1=60s,t2=120s。试验中配置高精度的惯导系统作为对比基准,系统在船体内的安装情况如图3所示。表1给出四次船载试验的系泊对准结果。由表1可知,基于加权矢量和的系泊对准算法能在载体处于摇摆基座情况下实现系统的初始对准,两个水平姿态角误差小于4′,航向角误差在10′左右,达到了初始对准的要求。

5结论

救助福利范文第7篇

关键词:血府逐瘀汤;心血管病;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医家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是应用较广泛的活血祛瘀类经方之一,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临床常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血府逐瘀汤以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为主方,再加牛膝、桔梗而成。此方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以四逆散疏肝理气而健运中焦,取桔梗引药上行以达上焦心肺,取牛膝下行通利下焦血脉。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血府逐瘀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特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改善心肌梗死,降血压,调血脂,抗心律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近十年来,医药研究者对血府逐瘀汤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本文就血府逐瘀汤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1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药理机制

血瘀证是冠心病的病证特征,活血化瘀论治卓有成效。已有大量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具有显著效果[1-3],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有关,进而保护血管内皮和发挥改善心功能的作用[4]。还有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可通过抑制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GPⅠb/Ⅰa)复合体的表达,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从而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并且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增强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减少磷酸激酶、丙二醛(MDA)含量,有效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5]。另外,最新研究表明血府逐瘀胶囊对冠状动脉结扎大鼠的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RT1)基因和蛋白表达,同时抑制叉头蛋白O(FoxO)自噬调控因子基因水平实现的[6]。而且缺氧心肌细胞实验也同样证实了血府逐瘀汤可以通过增加SIRT1蛋白表达,抑制FoxOs的表达来抑制心肌凋亡、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的作用[7-8]。由此可见,SIRT1-FoxO-自噬通路对血府逐瘀汤改善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激活SIRT1后能显著下调p53基因表达,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且SIRT1能与NF-κB亚基相互作用,减少活性氧ROS产生,减轻炎症反应,进而保护缺血心肌组织[9]。冠心病心肌缺血通常伴随着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是导致心衰致死的重要原因,而血府逐瘀汤能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以及抑制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同时下调Caspase9和Caspase3活性,抑制凋亡过程,改善心肌缺血预后功能[5]。研究发现在家兔实验中血府逐瘀汤可以增加冠心病血瘀模型中血管活性因子血管紧张素II(AngI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活性氧(ROS)水平,并且降低一氧化氮(NO)含量,提示血府逐瘀汤恢复心功能的作用,可能与减轻心肌氧化损伤和组织病变紧密相关[10-12]。此外,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的其他机制,包括抑制心肌胶原纤维化,以及上调VEGF-VEGFR通路诱导内皮(祖)细胞迁移促进血管新生[13-16]。

2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肌梗死的药理机制

心肌梗死属于冠心病急危重症,以活血化瘀法论治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血府逐瘀汤可有效防治心肌梗死,联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17-18],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度,使患者气血运行通畅,从而改善局部心肌缺血损伤[19-20]。SHIX[21]和唐丹丽等[22]的实验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可以提高心肌细胞活力,减少细胞凋亡数目,并且抑制AMPK的激活,上调哺乳动物雷帕霉素(mTOR)靶蛋白磷酸化水平,即血府逐瘀汤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抑制自噬发生,介导缺氧心脏保护作用。张秋雁等[23-24]发现血府逐瘀汤能够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紧张素1(ANG-1)的表达,促进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局部血管新生作用,进而保护心脏功能。另外,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和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与增强SOD活性,提升NO水平,降低MDA和炎症因子含量及维护心脏结构有关[25-27]。周菁等[28]实验表明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应用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促进大鼠心肌组织中GATA4、NKx2.5mRNA的表达,这两个基因与心肌细胞生长发育有关,说明血府逐瘀汤可通过促进心肌梗死后组织修复、增生、愈合改善心脏预后功能。

3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血压的药理机制

高血压是缺乏有效慢病管理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高血压患者多伴有血瘀证,活血化瘀的病证论治应用广泛。临床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可以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而起到降压效果[29-30],并且与西药结合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研究证实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压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可能与下调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增加一氧化氮(NO)含量有关[31]。宋群利等[32]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对瘀血阻络型高血压患者有降压、降血脂、改善颈动脉硬化的效果。

4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理机制

高脂血症是冠脉不稳定性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可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血瘀证特点。血府逐瘀汤对高脂血症有显著改善效果,可降低血液黏度,已有研究证实血府逐瘀汤能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白介素(IL)-1β、IL-18、hs-CRP、TNF-α水平,同时升高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并且抑制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AXB2)含量[33],表明抗炎作用和保护内皮功能可能是血府逐瘀汤降低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风险的关键因素。此外,血府逐瘀汤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特征,调控血脂代谢紊乱[34]。

5血府逐瘀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常合并斑块形成,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前期已有实验证实血府逐瘀汤可以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降低颈总动脉硬化斑块的面积和厚度,动物实验表明血府逐瘀汤可通过调节血脂异常,降低ET、血管紧张素Ⅱ(AngII)、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含量,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同时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2(TIMP-1/2)表达[35-37],抑制脂质过氧化物产生[38],进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达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39]。另外,血府逐瘀汤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理机制还包括参与调节自由基代谢过程、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低血小板黏附聚集、降低血管内皮活性因子水平、提升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力、同时降低组织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和抗凝血酶原活力,进而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栓的形成[40]。

6小结

血府逐瘀汤能疏通三焦气血,其在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的临证论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年来中药药剂学技术的发展,血府逐瘀汤已被制成多种剂型,包括汤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丸剂等,均广泛应用于临床,经方新用,显示出该方较好的实用价值。现代药理学方法已证实血府逐瘀汤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取得明显疗效,但其作用机制仍在不断探索中,今后还需对其进一步深入临床前的基因水平以及临床试验相关药理机制研究,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应萍,赵珍,许远.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心绞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8):40-42.

[4]李国诗.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黏附分子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9):4-5.

[5]王茹,王培利,王承龙.血府逐瘀汤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2):432-435.

[6]段锦龙,姚魁武,刘友明,等.血府逐瘀胶囊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SIRT1-FoxO-自噬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11):18-21.

[7]陈孟倩,姚魁武,刘张静,等.血府逐瘀口服液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SIRT1和FoxOs表达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2):187-191.

[8]姚魁武,刘张静.SIRT1信号通路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3,32(9):653-655.

[9]段锦龙,姚魁武,刘张静,等.血腑逐瘀胶囊对缺血心肌细胞SIRT1信号转导通路的干预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8):141-144.

[10]唐汉庆,赵善民,黄俊杰,等.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心功能,心肌及血管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2):165-169.

[11]唐汉庆,王金花,赵善民,等.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心室重构,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6):142-146.

[12]唐汉庆,庞路路,张世田,等.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模型家兔氧化应激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18,39(8):31-35.

[13]王永刚,石益,于远望,等.中药复方对冠心病治疗性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6):109-111.

[14]秦立,石海莉,黄捷,等.中药复方对冠心病治疗性血管新生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1):22-23.

[15]高冬,吴立娅,焦雨欢,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路在血府逐瘀汤影响内皮祖细胞功能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11):104-107.

[16]高冬,吴立娅,焦雨欢,等.血府逐瘀汤影响内皮祖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2):917-919.

[17]刘淑云,安国辉,郝立艾,等.血府逐瘀汤联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32(12):2237-2239.

[18]孔凡,孙萍.血府逐瘀汤结合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35.

救助福利范文第8篇

福利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增进社会福利的西方经济学分支,主要研究如何进行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如何进行收入分配以实现公平以及如何进行集体选择以增进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指公民因各种原因导致难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程序给予款物接济和服务,以使其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的制度。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制度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设计完美无缺的制度,更重要的是把握住它的思想来源和精神基础。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公平和效益的博弈中最大程度地改善穷人福利的问题。在福利经济学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要汲取思想营养,为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的实施提供价值规范。

二、福利经济学历史演进中的主要思想

传统经济学对福利经济学的思想都追溯到边沁的功利主义上,而真正意义上将福利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看待,并首次建立了福利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是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二战结束后,一大批福利经济学家的出现和大量的福利经济学文献的出版,极大地拓宽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与内容。因此,经济学界一般将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分为新旧两派。旧派以英国庇古为代表,新派导源于意大利著名经济学家帕累托,为英国的卡尔多、希克斯与美国的勒纳、萨缪尔森等所倡导。

1.庇古及其边际效用价值论

庇古以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及马歇尔的基数效用论和局部均衡论为理论基础,以完全竞争为前提,系统地论述了福利概念及其政策应用。庇古认为个人的福利可以用他所享受的物的效用来表示,整个社会的福利应该是所有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在此基础上,庇古论述了社会福利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社会福利就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社会福利越大。进而针对如何衡量和增进社会经济福利问题得出“收入均等化”的观点,针对如何才能实现生产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得出了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的结论。社会福利之所以会因收入分配均等化而增大,其依据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认为,同一英磅的收入对穷人和富人的效用是不相同的,穷人一英磅收入的效用大于富人一英磅收入的效用。因此,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会使社会总效用增大。

2.帕累托及其最优理论

新福利经济学采用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否认个人间效用的可比性,排除旧福利经济学的收入均等化理论,消费者追求的并非最大满足的总量或最大效用的总量,而是最高的满足水平,即最高的无差异曲线。对于资源配置的评价以帕累托最优为标准。帕累托最优的概念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在其他人的效用水平至少不下降的情况下,使任何个别人的效用水平有所提高。

3.补偿原理

西方福利经济学家们认为帕累托标准太苛刻,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达到,应予以改进与修补。卡尔多首先提出虚拟补偿原理,为在一项社会变革中,如果受益者在补偿受损者后仍有剩余则这种变革应该肯定,应认为其提高了社会福利。希克斯对卡尔多的评判标准又进行了补充和发挥,提出了假定补偿原理,认为判断社会福利的标准应该从长期来观察,只要政府的一项经济政策从长期看能够提高全社会的生产效率,所有人的境况都会由于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补偿。西托夫斯基对上述两种补偿原理的标准均不满意,认为这两种标准只进行了顺向检验,不能作出社会福利是否改善的结论,而要同时进行逆向检验。也就是说,只有当某项变革能增加福利,而再回到变革前不能增加福利或较少增加福利时,此项变革才可取。

4.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伯格森认为补偿原理将效率与公平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萨缪尔森等人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形成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萨缪尔森等人认为应从个人的主观感受出发,应该把福利最大化放在最适度条件的选择上,应将所有分配方面及其他支配福利的因素一并列入,编制一种“社会福利函数”,当这个函数取最大值时,社会福利就达到了最大。他们认为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在于个人对各种不同配给的选择,个人的自由选择是决定个人福利最大化的重要条件,而社会福利又总是随着个人福利的上升而上升。

5.阿马蒂亚·森与福利经济学的新发展

阿马蒂亚·森认为传统福利经济学理论过分强调经济的一面,认为财富的增长可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贫困、不公平等问题。而实际上经济增长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增长本身,而是因为增长过程中所带来的相关利益。因此,经济学不应只研究总产出、总收入,而应关注人的权利和能力的提高。阿马蒂亚·森的能力福利理论试图把贫困与能力结合到福利经济学的框架中来,认为创造福利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所带来的那些机会和活动,而这些机会和活动是建立在个人能力的基础上,要形成达到最低可接受的基本生活水平的能力,可能需要有不同的最低充足收入来适应。

三、社会救助制度的福利经济学解释

从福利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来看,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差别不在于结论而在于分析工具的不同,旧福利经济学即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分析工具,而新福利经济学则是以序数效用论作为分析工具,两派一直都是以追求福利的最大化为目标、围绕着公平和效率两大主题展开论战。福利经济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基本精神,如社会中的贫困者需要救助、公民的生存与发展该有所保障、社会的潜在危险应该排除、由于非自我原因的损坏应该得到补偿等,不仅为人们普遍认可,也为社会救助制度的存在及不断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可操作的建议,并且在实践中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实施提供了“以人为本”价值规范。

1.旧福利经济学思想与社会救助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采用了边际效用分析法,在理论上论证了社会救助在增进一国福利方面的作用,其收入均等化、国家干预论等观点及转移支付主张,对世界各国以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实行有利于穷人的社会救助政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从总体上看,造成贫困的原因中社会因素大于个人因素,所以,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社会救助是其不容推卸的社会责任,社会救助制度通常被视为纯粹的政府行为,是一种完全由政府运作的最基本的再分配或转移支付制度。因此,社会救助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受助者不应该受到任何歧视和惩罚。此外,庇古还对穷人享受富人转移的福利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他认为,不论是直接转移收入还是间接转移收入措施,都要防止懒惰和浪费,以便做到投资于福利事业的收益大于投资于机器的收益。庇古反对对穷人实行无条件的补贴,认为最好的补贴是那种“能够激励工作和储蓄”的补贴,在实行补贴时应有以下条件,即先确定受补者自己挣得生活费用的能力,再给予补贴。否则,那就会使某些有工作能力的人完全依靠救济。这些原则也是各国在设计社会救助制度和对传统社会救济措施进行改革时所追求的目标,为了防止养懒汉,社会救助制度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资金和实物,采用“需经家庭经济调查”的资格审查手段,审核申请救助的公民及其家庭的经济收入是否低于贫困线,使真正有需要的公民得到政府的救助,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而不被滥用。

2.新福利经济学思想与社会救助

虽然新福利经济学更多的是关于效率问题的研究,但它与强调公平分配的社会救助不仅不矛盾,而且新福利经济学能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为社会救助提供了理论支撑。以效率为目标,从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研究社会救助问题,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救助政策的经济意义。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及资源的稀缺性,在市场经济进程中及社会转型变革时期产生了收入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贫穷等社会现象,并且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强调物资资源的配置,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的配置,社会救助作为一种补救模式与手段是对帕累托无优状态的一种改进,可以弥补市场分配的缺陷,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机制,对摆脱贫穷进行帮助,同时社会救助对提高经济效率起独特的作用,“是从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保障对经济发展必要的要素投入,是更宏观的意义上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1〕。因此,社会救助制度不仅有助于实现收入再分配中的公平问题,而且还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中的效率问题。

另外,新福利经济学同样支持社会救助制度的设立应防止“养懒汉”和国家应当承担社会救助责任的思想。根据序数效用论,救助对象是否愿意退出社会救助,取决于救助对象对退出社会救助前后所能得到福利的比较,如果救助对象参加就业后并不能增加其福利或只能增加很少的福利,就会大大挫伤他们参加工作的积极性。因此,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应能防止受助者形成长期福利依赖的思想,鼓励受助者自立。补偿原理认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会出现一方得利、一方受损的现象,因而国家应通过赋税政策来予以调节,从受益者那里取走一部分补偿受损者。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也认为,要使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当保证个人的自由选择进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因此,补偿原理和社会福利函数理论均为国家通过经济干预措施来获得社会救助的资金提供了理论依据。

3.阿马蒂亚·森的福利经济思想与社会救助

根据阿马蒂亚·森对新福利经济学发展,我们不仅可以分析出传统社会救助的缺陷,且能为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提出新的原则。森认为传统的贫困指数(以一国处于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份额作为衡量指标)仅仅反映了多数人生活状态的平均数,忽视了贫穷群体内部的不同贫困程度和福利分配的状态,难以科学地反映许多人仍然一贫如洗的事实。根据森的见解,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使一定的资源就象经过漏斗一样进行分配”的制度〔2〕,既没有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也没有遵循福利最大化的分配原则。因为,这种制度针对的是所有的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但是最贫穷的穷人却无法从中收益。导致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福利扩散了,而对最悲惨的特殊群体的救助却远远不足,因而,应该实行具有“选择性”和“瞄准性”的救助政策,对贫困进行更为直接的打击。由于消除贫困是社会救助的根本目标,而贫困的显著表现是收入的缺乏,因此以往消除贫困的社会救助政策也主要体现为各种形式的现金收入再分配,这种做法仅仅保障了救助对象的生存。现实中,贫困者的问题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他们还可能面临“许多其它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决策自由,丧失了其他人可以享受的一些机会,包括经济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由于长期脱离工作造成技术生疏和信心低下;体弱多病甚至死亡;丧失积极性;人际关系及家庭生活损失;社会价值与责任感下降;等等”〔3〕。而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实际构成了社会排斥,并有可能陷入长久的恶性循环。现金收入再分配只能维持现状,而不能打破贫穷的循环。因而十分有必要区别收入贫困与能力贫困的差异,将社会救助的目标从克服收入贫困上升到消除能力贫困,救助与发展相结合,提升救助对象的社会参与能力,协助他们自立、自强,最终消除社会排斥,实现社会整合。

四、结论与启示

友情链接